11月1-2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所长杨维才院士和周俭民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赖仞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匡廷云院士和田世平研究员、山东大学夏光敏教授应邀到访我校,在成都校区二教学术报告厅做了六场精彩的学术报告,给全校1000余名师生带来了一场生命科学领域的学术盛宴。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陈学伟教授主持报告。
杨维才院士以“被子植物雌雄配子体互作机制研究”为题,介绍了花的出现与管粉受精重要性,讲述了带领的团队在植物花粉管导向、生殖细胞发生、雌雄配子体识别及胚胎发生、豆科植物共生固氮根瘤发育等方面取得的系列突破性进展,并展望了领域的研究前景。
周俭民研究员以“G蛋白和活性氧介导的植物免疫信号机制”为题,简介了异源三聚体G蛋白的功能,以及ROS作为信号分子在植物生长、发育、抗病及耐逆等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详细介绍了其团队在H2O2感知机制及植物免疫的氧化调控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
赖仞研究员以“动物毒素与动物生存适应”为题,介绍了动物毒素的多样性及其作用,详细介导了其团队在有毒动物和动物毒素多样性及其介导的生存适应、以毒素为工具的生理和病理机制探索、基于动物毒素的新药研发等三方面取得的系列成果。
匡廷云院士以“学科交叉与源头创新”为题,简述了现代科学发展过程中学科交叉的重要性,并以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发现和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为例,阐明了科学内在整体性和学科交叉在科学突破方面的引领性作用。匡院士围绕光合作用,分享了她和老一辈科学家在竞争激烈的光合膜色素蛋白结构与功能研究领域,拼搏奋进的经历故事和取得的系列重要进展。
夏光敏教授以“黄河三角洲小麦耐盐碱研究”为题,简述了作物耐盐碱研究重要性和黄河三角洲区域小麦耐盐碱研究现状,介绍了其团队在小麦体细胞遗传渐渗系创制、小麦渐渗系SR3耐盐基因及调控网络方面的系列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小麦非生物胁迫抗性与产量的平衡研究前景。
田世平研究员以“果实采后分子生物学基础及调控技术”为题,简述了我国果实生产现状及果实采后主要问题,重点介绍了其团队发现转录因子RIN作用于脂氧化、泛素化、甲基化等途径以调控果实香味、食味、抗病性等的系列机制,并讲述了团队研发的先进保鲜技术和推广应用情况,最后分享了果实采后主要病原真菌的致病机制和靶向防病技术。
报告会期间,师生享用了学术大餐,拓展了在动植物研究领域的学术视野,并通过踊跃提问和六位科学大家的解答疑惑,激发了师生们浓厚的科研兴趣和热情。
杨维才 院士
周俭民 研究员
赖仞 研究员
匡廷云 院士
夏光敏 教授
田世平 研究员
报告人简介:
杨维才,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植物发育分子机制研究,在豆科植物共生固氮根瘤发育、生殖细胞发生、雌雄配子体识别及胚胎发生等方面取得了系列原创性成果,发表在Nature、PNAS、Plant Cell等著名杂志,引用5000余次。编著出版《郑国锠细胞生物学》(2015)。2004年获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择优支持;2004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07年获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奖、获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人选”。2008年获中国际植物有性生殖研究协会(IASPRR)杰出服务奖;201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2016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科协)、入选“科学中国人(2015)年度人物”;202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周俭民,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高层次人才。长期致力于植物与微生物互作研究,特别是在植物抗病方面,取得了系统性和创新性成果。在Cell、Nature、Science等期刊发表论文140余篇。任国际植物与微生物分子互作学会执委,Cell Host Microbe和EMBO J期刊顾问委员会委员,eLife、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JIPB、JGG等期刊编委。
赖仞,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万人计划、百千万人才、以排名第一身份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等奖励。研究方向:1、人类疾病机理和药物研发(如疼痛、血栓、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感染等);2、生物生存策略及环境适应机制、探索有毒动物捕食和防御策略,揭示生物环境适应的物质基础与分子机制。到目前以通讯作者身份共发表SCI论文250多篇,如Nature Immunology、Immunity、Cell Research(2篇)、Blood(2篇)、Circulation Research、Science Advances(2篇)、Chemical Reviews、PNAS(9篇)、National Science Review、Nature Communications(2篇)、Current Biology(2篇)等;申请多项国际国内发明专利、获得国家1.1类新药临床批文二项。
匡廷云,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植物生理学家。现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曾担任国际光合作用协会执行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国植物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副主任等职务。她是我国光合作用光合膜色素蛋白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先后两次获得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以及中科院科技进步奖、中科院自然科学奖及省部级奖等多项奖励;与合作者合作取得了一系列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原创性成果。成果分别入选“2019中国科学十大进展”、“2019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新闻”、“2015/2019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两次)、“中国十大海洋科技进展”等。于2019年荣获国际光合作用及氢能研究可持续发展大会“杰出成就奖”和亚洲-大洋洲光生物学学会(AOSP)的杰出贡献奖,2022年获中国植物生理学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终身贡献奖。
夏光敏,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副理事长,植物生物学女科学家分会会长。担任《植物生理学报》副主编及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等期刊编委。在国际上首创小麦非对称细胞杂交遗传渐渗技术,创制了小麦耐盐碱渐渗系新品种山融3号及耐碱、抗旱、优质、抗病等性状的遗传渐渗系新种质,构建了SR3的耐盐调控网络,在Plant Cell、New Phytol、Plant Physoil、Plant J、Plant Biotech J、Genetics等发表系列论文170多篇,入选2020及2022年中国高被引学者,获山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科技进步二等奖”及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等多项。参编国际专著3部。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奖和中国女科技工作者社会服务奖。
田世平,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学者,现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长期致力于果蔬采后生理病理学基础及防病保鲜技术研究,主持国家基金重点项目(4项),“973”、“863”和国家支撑计划等30多项。在Genome Biol、New Phytol、Plant Physiol等期刊发表论文310余篇,出版中、英文著作17部;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30件,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和二等奖7项;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女科技工作者社会服务奖及建国70周年的纪念章。担任中国植物病理学会采后病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期刊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副主编。